经济复苏短期无忧 工业品反弹趋势将延续

cn.jctrans.com 2013-08-28 09:31:00 来源: 新浪财经
导读:   7月份以来国内经济呈企稳回升,我们首先分析国内经济复苏的动力,然后从国内经济复苏的动力分析国内经济的进一步走势,以此按图索骥找到工业品进...

  7月份以来国内经济呈企稳回升,我们首先分析国内经济复苏的动力,然后从国内经济复苏的动力分析国内经济的进一步走势,以此按图索骥找到工业品进一步的方向。 

  国内经济复苏的动力

  首先是上半年天量社会融资总额创出天量,对经济复苏产生滞后影响,直接促进基建及地产投资的上升。 

  其次:是7月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24.8%,为今年以来最快增速,稳增长措施出台后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快。 

  第三、房地产再融资放开、城镇化、棚户区等政策刺激地产开工,中央政治局会议未提及房地产调控,7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大幅上升至45.2%,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上升至12.4%。 

  第四、外需意外好转,出口结束负增长,同比增速从-5.3%上升至5.1%。 

  而基数效应也提振近期经济数据,6月钱荒使得企业生产受到影响,但7月份利率大幅下降使生产回升。 在多方面因素作用下,国内经济去库存力度放缓,PMI原材料库存回升,而上游则出现了小幅补库存,7月份精铜、煤炭、铁矿石、原油进口量分别同比上升14.7% 、2.6%、 26.4% 、19.6%,推动工业品大幅反弹。 

  国内经济的进一步走势

  由此可见,上半年天量社会融资总额的滞后效应是近期经济回升的基础性因素,而政策刺激下房地产投资、基建投资上升以及外需的好转则是经济复苏的直接因素。对于经济的进一步走势,依然需要关注刺激经济复苏的动力是否有效,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:

  首先是政策方面:近期无进一步政策出台,地产、铁路、基建等继续支撑经济弱反弹,基建方面铁路投资以及电网投资将是推动经济回升的重要动力,进一步的政策需等待三中全会前后。 

  其次从出口来看,出口回升的态势将继续,但难以大幅提振经济。海外经济特别是欧洲经济近期表现亮丽,外需增加提振出口,成为7月份以来经济反弹的重要因素。 而夏季结束后欧美经济迎来生产高峰,出口订单将出现季节性上升,出口回升的态势将延续。

  我国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为美日欧发达国家及新兴市场,但主要出口地面临各自问题,出口难以大幅走强: 美国消费仍然较为疲弱,二季度GDP同比增长1.7%,消费增长从1.54%下降为1.22%; 欧元区二季度GDP环比增长0.3%,刚刚走出衰退;而新兴市场近期爆发危机,主要出口国均不会大幅提升中国外需。从汇率来看,人民币成为今年以来新兴市场最强的货币,将对外贸出口产生滞后不利影响。 

  再次,从货币政策来看,当前货币政策仍然偏紧  流动性将制约经济反弹幅度。

  随着美联储“退出”脚步渐近,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幅上升,资金继续呈外流态势。 最近两个月外汇占款转为负增长,6、7月份分别减少412、245亿元。 根据残差法估算,近两个月热钱流出均超过2000亿,热钱仍然呈流出状态。 

  中央“盘活存量,用好增量”,严控融资规模。7月社会融资总额8088亿元,环比、同比均显著回落,将对未来经济的复苏产生滞后不利影响。 

  近期央行重启3年期央票发行,以对冲到期的三年期央票,同时在公开市场采取逆回购释放短期流动性,通过“放短收长”的方式释放短期流动性、冻结长期流动性,货币环境呈中性偏紧状态,市场利率呈稳中有升局势,国内经济要大幅反弹并不现实。 

  海外经济对商品市场的影响

  尽管美国经济有所反复,但整体表现良好,仍然是全球复苏趋势最为明确的经济体。 伯南克安抚市场一度使得美国国债收益率停止上行,但四季度退出的概率很大,美国债收益率重新上行,美元资产吸引力上升。 

  欧元区二季度GDP转正,7、8月制造业PMI连续位于50上方,成为全球经济的意外之喜。但因欧洲经济因自身的症结,其经济难以持续大幅走强。

  美欧承前启后,资金在欧美之间及欧美股债之间轮动,新兴市场面临资金大量流出。欧洲经济近期的惊喜表现使得欧洲股市成为价值洼地,吸引全球资金流入,资金在美欧之间轮动使得美元走势反复,将延长商品反弹时间。但美国经济复苏相对确定,美元趋势仍然向上,不利于商品中长期走势。 

  由此我们认为,国内经济受到政策支撑将继续反弹,全球经济共振向上,中短期内经济复苏无忧,工业品反弹趋势延续,预计到四季度中之前工业品转势的风险较小。但受到中国经济的顽疾——产能过剩、结构失调、债务紧缩影响,经济反弹持续性和高度有限,从全球范围来看只有美国进一步复苏的趋势确定,将继续吸引全球资金流入,美元趋势仍向上,不利于商品进一步反弹。 


本文关键词:经济复苏短期无忧 工业品反弹趋势将延续

关于我们服务条款法律声明支付方式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友情链接

中国站 | 国际站

电信业务审批[2006]字第487号 |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60822号 |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331号